本文作者:访客

黄仁勋:全球一半AI人才来自中国,未来潜力无限

访客 2025-05-21 16:23:47 585
黄仁勋:全球一半AI人才来自中国,未来潜力无限摘要: 界面新闻记者 | 宋佳楠5月19日,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出席台北国际电脑展(Computex 2025)期间,接受了美国知名科技分析师本·汤普森(Ben Thompson)的专访,...

界面新闻记者 | 宋佳楠

在5月19日的台北国际电脑展(Computex 2025)期间,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接受了美国知名科技分析师本·汤普森的专访。这场对话围绕人工智能竞争、芯片管制等热点话题展开,引发了广泛关注。

针对美国政府推行的人工智能限制政策,黄仁勋明确表达了反对立场。他认为,这项政策对美国而言“完全错误”,不仅无法确保其技术领先地位,反而可能削弱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。“如果目标是保持领先,那么目前的限制措施只会适得其反,”他说道。

黄仁勋还指出,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实力。“全球一半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来自中国,任何试图阻止他们前进的努力都是徒劳的。”他以DeepSeek为例,强调了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创新能力,并批评了忽视这一事实的行为,“这反映出一种缺乏自信的态度。”

他还提到,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,都需要竞争来推动自身进步。尽管如此,他坦言早已预料到中国会在人工智能赛道上步步紧逼。“华为是一家世界级的强大公司,中国的研究人员和科学家同样处于顶尖水平。”他说。

事实上,许多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如Anthropic、OpenAI和谷歌DeepMind,都拥有大量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。这表明,中国在该领域的影响力已深入至核心层面。

此外,黄仁勋剖析了人工智能运作的基本逻辑:计算平台越大,能力越强,用户群体也越广泛。这种良性循环会吸引更多开发者加入,进一步巩固平台的优势地位。因此,他认为,美国放弃在中国这个拥有全球半数开发者的市场中竞争,是一种“不合常理”的选择。

除了人工智能限制令,芯片管制也是英伟达面临的长期挑战。黄仁勋表示,对于H20芯片的出口禁令,英伟达已经采取了最严格的措施,“我们已经削减到了几乎不能再削减的地步。”

他透露,英伟达为此计提了55亿美元的库存减值损失,并放弃了150亿美元的潜在销售额。“中国市场每年约有500亿美元的规模,相当于波音公司的业务体量。放弃这个市场,意味着失去相关的利润、规模以及生态系统建设的机会。”

黄仁勋直言不讳地批评了那些认为通过禁止向中国出售H20芯片就能遏制其人工智能发展的观点。“这是非常无知的看法。中国不会因为这些限制而停止前进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关于英伟达将在上海设立新办公空间的消息,5月20日,澎湃新闻报道称,英伟达已确认这一计划。该公司表示,此举是为了“持续深耕中国市场”。不过,英伟达同时强调,将严格遵守当前的出口管制规定,不会将任何GPU设计或核心IP发送到中国进行修改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