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访客

总书记的“待客茶”:品味中的外交艺术与国家形象

访客 2025-05-23 11:41:53 1613
总书记的“待客茶”:品味中的外交艺术与国家形象摘要: (近观中国)习近平待客的“那杯茶”中新社北京6月27日电 题:习近平待客的“那杯茶”作者 钟三屏中新社出品在上半年的中国外交旺季里,习近平的“两杯茶”内含韵味。一杯是本月在北京钓鱼...
(近观中国)习近平待客的“那杯茶”
中新社北京6月27日电 题:习近平待客的“那杯茶”
作者 钟三屏
在2018年上半年的外交旺季中,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两场别具深意的“茶叙”,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外交的独特韵味。
其中一场是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,他与朝鲜劳动党委员长、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共品香茗,深入交谈。这场茶叙不仅象征着两国关系的深化,也标志着朝鲜半岛局势向着和平对话的方向迈出重要一步。
另一场则发生在湖北武汉东湖宾馆,习近平与印度总理莫迪在此举行非正式会晤,并于湖边品茶畅谈。此次茶叙正值中印关系回暖之际,为两国进一步增进互信、加强合作奠定了基础。
茶作为中国传统待客之道的重要象征,已成为中国外交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。早在2014年,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演讲时就曾以茶与酒作喻,阐释中欧两大文明的不同特质及其和谐共存的可能性。
他说:“中国人喜欢茶,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。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、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。但茶和酒并非不可兼容,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,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。”
由此引申出中国主张的“和而不同”理念——即尊重多样性,追求包容性。这种思想贯穿于中国对外交往的方方面面,无论是双边关系还是多边合作,都体现出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。
事实上,茶叙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一道亮丽风景线。从美国总统特朗普到英国首相特雷莎·梅,再到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,多位外国领导人都曾受邀参与这一充满东方韵味的交流形式。
例如,在2017年初与阮富仲的茶叙中,两位领导人不仅畅谈中越共通的茶文化,还共同展望了两党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。期间,习近平巧妙地拆解“茶”字含义,指出“茶”字蕴含着“人在草木间”的哲理,寓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
而在今年与莫迪的茶叙中,两人品尝了产自湖北的利川红茶和恩施玉露,同时探讨了中印经贸往来及文化交流等议题。值得一提的是,湖北宜昌的一种茶还与印度展开了合作,这充分体现了两国间源远流长且日益紧密的联系。
尽管国与国之间难免存在分歧,但只要秉持“和而不同”的理念,就能够找到最大公约数,实现合作共赢。正如习近平所言,“以茶为媒、以茶会友”,正是交流合作、互利共赢诚意的体现。
从古代丝绸之路、茶马古道到今天的“一带一路”,茶始终扮演着连接各国人民情感纽带的角色。它穿越历史、跨越国界,成为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饮品。
如今,在中国本土茶叶之外,各类国际风味的奶茶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英式红茶、印度奶茶、日式抹茶等丰富了中国人的味觉体验。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恰恰反映了中国践行“和而不同”理念的决心。
从文化到外交,一杯茶承载着中国“和而不同”的智慧与胸怀。正如去年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海报所示,借助茶这一元素,中国广邀全球政党共同探讨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传递出“美美与共”的美好愿景。
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间,中国愿以和平发展为旗帜,高举合作共赢的理念,与世界各国携手前行。而这或许正是中国待客那杯茶中蕴含的深意所在。(完)
阅读
分享